17 11 月 圖表解讀系列:一目均衡表 —— 將完整交易儀表板濃縮於一張圖表
歡迎回到《圖表解讀系列》,在這裡我們將複雜的圖表工具拆解為直觀、可操作的交易策略。
本期要介紹的是「一目均衡表」,這套源自日本的交易系統能在一眼之間,同時呈現趨勢、動能,以及未來市場的平衡結構。
一目均衡表的起源
「Ichimoku Kinko Hyo」意為「一目了然的平衡圖」,由日本記者細田悟一於 1930 年代所創。
他希望打造一套能讓交易者以「一眼」就掌握市場全貌的技術工具——包括市場的平衡、方向與動能,無需來回切換指標,也不必靠猜測。
數十年後,一目均衡表依舊是分析市場結構最完整的系統之一。它不僅揭示價格目前的位置,更提供價格「合理應前往的方向」線索。
一目均衡表能告訴你什麼?
- 市場當前的趨勢方向
- 支撐與壓力所在位置
- 動能強弱的變化
- 價格下一步的可能方向
理解一目均衡表的組成


…當前趨勢的力度,以及後續可能形成的阻力區。
- 綠色雲區(Span A > Span B):多頭情緒
- 紅色雲區(Span B > Span A):空頭情緒
3. 前瞻結構
不同於大多數以過去價格為主的技術指標,一目均衡表的雲區會向前延伸 26 個周期,提前顯示未來可能形成的支撐或壓力區。
4. 均線交叉
轉換線與基準線的關係能反映動能強度與潛在反轉點
- 多頭訊號:轉換線(藍)上穿基準線,若發生在雲區之上,強度更高。
- 空頭訊號:轉換線(藍)下穿基準線,若發生在雲區之下,屬強烈賣訊。
5. 延遲線確認
延遲線的位置用於確認趨勢是否具有持續性
- 延遲線(白)位於價格上方:多頭確認
- 延遲線(白)位於價格下方:空頭確認
舉例說明
根據 Bitfinex Alpha 第 180 期(2025 年 11 月 10 日發布) 的分析,比特幣自 10 月創下歷史新高後回調約 21%,並非崩跌,而是結構性的盤整。跌破 10 萬美元的走勢並不是拋售潮的開始,而是形成新支撐區的過程。鏈上數據顯示,長期持有者(主力資金)並未大幅拋售,而是調整部位:部分獲利了結,但保留多數持倉。此外,目前約 72% 的比特幣仍處於獲利狀態,顯示大多數持幣者並未陷入虧損,也沒有急於出場的壓力。
接下來,我們將觀察 2025 年 11 月 11 日的 BTC/USD 日線一目均衡表,比較技術與基本面的契合度,看看雲區所呈現的市場結構是否支撐結構性盤整的敘事。


BTC/USD 目前位於雲區下方,而前方呈現紅色、相對平坦的雲區,顯示日線結構仍維持空頭格局。當價格落在雲區下方時,市場主導權多半掌握在賣方手中。
轉換線(104,948)位於基準線(107,773)之下,確認短線動能偏空。延遲線徘徊在當前價格水平附近,表明短期內市場猶豫不決。然而由於它仍處雲區下方,這表明更廣泛的趨勢傾向仍然是看跌。
前方雲區呈現紅色且偏平坦,範圍介於 106,360 至 112,578,這約 6,218 點的區間代表未來數週買賣雙方可能交戰的平衡帶。雲區的「平坦」具有關鍵意義:若雲區厚而向上或向下傾斜,代表動能強、方向明確。但像目前這樣平坦且橫向延伸的雲層,則象徵動能疲弱、方向不明,市場處於停滯而非趨勢發展階段。
向前看,雲區上緣(約 112,500)構成強大壓力,市場若要轉為偏多,必須有效突破此處。在 BTC 尚未重新站上基準線與雲區之前,任何反彈都可能遇到賣壓。整體而言,一目均衡表向前延伸的結構與市場情緒一致:動能偏弱但相對穩定,並未出現加速下行。BTC 目前處於一段偏空的盤整結構。
一目均衡表的進階策略
1. 趨勢與動能一致
最簡單、但最有效的交易方式:
- 當價格站在綠色雲區上方 → 偏多(做多)
- 當價格位於紅色雲區下方 → 偏空(做空)
- 忽略發生在雲區內的訊號。雲區內是市場猶豫不決的「不確定區」,方向容易反覆。
2. 三重共振策略
勝率最高的交易通常具備三項條件
- 轉換線(Tenkan)突破/跌破基準線(Kijun)
- 價格有效站上/跌破雲區
- 延遲線(Chikou Span)同步確認方向
當三者同向時,就是一目均衡表的「完整確認訊號」:代表動能、結構與時機都指向同一個方向。
3. 雲區作為動態支撐與壓力
雲區越厚,該區域的支撐或壓力就越強。在上升趨勢中,先行 A/B 線像是彈性的支撐墊。
在下降趨勢中,它們則形成反覆壓制價格的天花板。
4. 多週期分析
多週期若呈現相同方向,能強化趨勢可靠度;反之,若週期間的雲區方向互相矛盾,意味市場力量仍在拉鋸,此時耐心等待較為妥當。
5. 一目均衡表與交易量、RSI 搭配使用
- 雲區支撐附近 + RSI 超賣 → 潛在反彈區
- 雲區變薄 + 量能下降 → 趨勢可能提前疲弱
- 雲區邊緣附近出現 RSI 背離 → 潛在反轉訊號
延伸觀察:BTC/USD(1小時圖)
讓我們回到 2025 年 11 月 11 日的同一觀察窗口,放大至1小時圖,看看比特幣在這段盤整區間中的細部走勢。


在 1 小時週期中,BTC/USD 呈現短線走弱,整體仍維持在更大區間的盤整結構內。
轉換線(106,380)與基準線(106,150)同時走平並逐漸收斂,兩者僅相差約 230 點。如此狹窄的距離代表短線幾乎沒有任何明確動能;市場處於「收斂」而非「走趨勢」的階段。
雲區維持綠色且略微上揚,表示 1 小時結構仍帶有輕微偏多的傾向。然而,買盤難以持續站穩 106,000 以上的區間,每一次向上推進都遇到明顯賣壓。
若價格能站在雲區上緣之上,有機會反彈至 106.3k – 106.5k。反之,若收在 104.5k 下方,短線偏空將重新占優。
整體來看,1 小時圖顯示的是「小區間盤整套在更大區間盤整」的結構,屬於觀望期、等待突破的階段。
常見錯誤與避免方式
1. 在雲區內交易:
雲區內是「無人區」,訊號疲弱且不可靠。雲區代表市場的平衡帶──買賣雙方勢均力敵。應等待價格有效突破雲區上方或下方後再行判斷。
2. 忽略前方雲區的延伸:
雲區若變平或逐漸變薄,通常代表動能正在衰退。雲區不只顯示現在,更是在告訴你「未來的結構」。
3. 過度堆疊指標:
一目均衡表本身已整合五大構成,訊號完整。再加其他工具反而削弱其優勢。保持簡潔,信任系統。
4. 無視重大消息面:
再強的雲區,也抵不過巨大的宏觀事件。央行政策、監管公告、重大經濟數據皆可能瞬間改變市場方向。技術面之前,先看環境。
如何在 Bitfinex 設定一目均衡表
前往 trading.bitfinex.com
- 選擇交易對
點擊 技術指標 → Ichimoku Cloud(一目均衡表)
- 使用預設參數(9, 26, 52, 26)
- 觀察雲區如何向前延伸,預示未來支撐與壓力位置
更多圖表解讀系列工具:
- SMA vs EMA:判斷趨勢方向
- MACD:動能轉折判讀
- RSI:超買/超賣區域
- Bollinger Bands:波動與價格極值
- Stochastic Oscillator:反轉時機
- VWAP:公平價格判斷
- Volume + OBV:觀察主力資金動向
- ATR:以波動衡量風險
- 斐波那契回撤:市場回撤
- StochRSI:動能精準時機判讀